• 0
0

一名男生匿名問了一個問題,說他患有嚴重的抑鬱症,對生活感到無能為力和困惑。

 

 

然後他提到家裡的複雜情况,擔心自己和家人。 總之,他沒有處理好自己和家人之間的關係,也沒有自己的邊界感。

 

 

當時,班上的心理學老師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。 她說,如果一個人有心理問題,周圍有足够的人際支持,就比較容易出來;

 

 

相反,如果一個人有心理問題,周圍沒有愛和支持,但他不斷進行心理調整,只會加重心理症狀。

 

 

回想自己的經歷,我更加意識到老師所說的話的重要性。

 

 

從那時起,我開始有意識地致力於人際關係的研究,並用一顆虔誠的心來管理身邊的人際關係。

 

 

為此,我逐漸發現一個人的各種人際行為實際上都有固定的模式。

 

 

具體來說,一個好的人際關係模式會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,而一個壞的行為模式會在不知不覺中毀掉我們的生活,結果總是與我們的願望背道而馳,不可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。

 

 

我們人際行為的雛形來自哪裡? 是的,正如你可能已經猜到的,它來自原始家庭,即父母的影響。

 

 

中國有影響力的心理諮詢師陳傑軍在《塑造我》一書中說:

 

 

“在成長過程中,家庭環境和家庭關係將為個性和性格的發展奠定基礎,並影響整個發展過程。” 囙此,她提到了一個稱為“依戀週期”的心理模型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