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園國小四年五班

全新的正體中文 WordPress 網誌 EZBlog 部落格

功課表

11

 

節次

國語

體育

國語

自然

國語

1

數學

電腦

健體

自然

數學

2

綜合

國語

社會

國語

綜合

3

本土

數學

綜合

數學

社會

4

 

自然

 

社會

英語

5

 

美勞

 

音樂

國語

6

 

美勞

 

英語

健體

7

 

班級老師

23

導師:詹貴蘭

孩 子功課不好,可能另有其他天賦,父母親不必過分操心,如同美國文學家享利‧梭羅所說的:『當一群人行進時,如果有某個人步伐與眾不同,可能是他聽到另外的 鼓聲!』只要不斷給予溫暖和鼓勵,每個人都可以發出生命特有的光煇。人生有趣的地方,就在於人生充滿無限可能,只要你不放棄,願意嘗試、奮鬥,等待成功來 臨的那一刻!

 

 

班級經營重點

  • 一、 品德與學業並重
  • 二、 懂得尊重包容他人、人際關係的和諧
  • 三、 注重學校生活及遊戲安全
  • 四、 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
  • 五、 學會肯定自我、看重自我
  • 六、 嚴禁任何形式的校園霸凌行為
  • 七、 培養正確的價值觀,懂得明辨是非,
  • 八、 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、有終身學習的習慣

班級經營計畫

9

 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

1、 讓孩子儘量在家用完早餐再上學,才不會有注意力不集中、脾氣暴躁、血糖過低寫字手會抖、想睡覺等不適應症狀。若是需在外買早餐到學校吃的情況,請選購孩子方便食用及餐盒容易處理回收的食品,避免選購湯汁過多、餐盒不易處理回收的食品,如涼麵,我亦會督促孩子在校用完早餐。

2、 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儘量以正餐為主,請不要讓孩子帶零食、口香糖、糖果、棒棒糖、碳酸飲料(如汽水、可樂…)、含糖飲料到學校來,可帶一些水果或較健康的餅乾、糕點當下午的點心。

 

3、 請每日簽閱聯絡簿,關心孩子的課業及留意學校或班級的聯繫事項。有空不妨和孩子聊聊聯絡簿上的每日一句進行生活教育。

 

4、 年 級的孩子比較自我中心,現在升上中年級要學習認識自我,發展和別的同學較好的社交關係,學會對自己有信心,也能包容 欣賞別人。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候,能表達自己的情緒,學會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或和同學相處時的衝突。

若孩子提及在班上人際關係的困擾,請您耐心聽孩子說,先做 了解,同時告知老師留意孩子的交友狀況,共同找出問題癥結後,再一起和孩子討論如何調整自己或給予適當的協助。過度在意或介入孩子在校的人際關係,有時反 而會讓孩子遭受全班的排擠和責難,老師處理上也會變得很棘手!

 

5、 孩子如果有視力上的問題,請一定要到眼科診所矯正或配戴眼鏡,才不會對學習造成影響。如接獲孩子視力不良檢查通知單,也務必就近到醫療院所做矯正,並將回條交回學校。

 

6、 孩子的言行舉止方面,請留意講話的分寸和不當用語,如不雅詞彙、嗆聲、幸災樂禍、挑釁、習慣性的口頭禪…,這些容易造成人際關係不佳、惹禍、衝突或打架的結果,要隨時糾正、制止。

 

7、 言語一旦不能學會自我節制,行為也很容易隨之變壞、走樣,在班上我也會嚴格要求孩子說話的分寸和禮貌。

 

8、 體 能和健康是孩子學習的最大本錢,對於學習及學校團體生活的適應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,請鼓勵孩子多做戶外運動。若時間及場地上有困難,做家事就是最好的訓 練。可以將家事分配給孩子,一開始,做不好在所難免,要再細心指導,若做得好,請感謝孩子的付出,讓他有成就感和自信,也是最好的親子時間,請好好利用!

 

9、 家事的定義,就是住在一起的家人為了要有更好的居家生活品質,每個人都要付出和努力的事情,不可以置身事外。孩子除了讀書,做家事也是他的責任,沒有任何藉口可以推託。回到家,每天都要做的事,這就是責任感的培養和建立。

 

10、 如 果從小不讓孩子對這個家庭有責任心和確實付出,父母親對孩子的要求,一切以功課至上,讓孩子把讀書當成免做家事的豁免權,孩子將來到青春期,自我意識更 強,會認為只要我把書讀好,大人無權要求我分擔做家事,親子間的衝突會更多。趁著孩子年幼可塑性強,不良習氣習染未深,您對做家事的堅持和要求,會成為孩 子建立責任感的最佳訓練,也較能避開孩子到青春期時,您可能將面臨的親子風暴。

 

11、班上我準備帶讀弟子規、朱子治家格言、百家姓、千字文、常禮舉要、三字經,端正陶冶孩子的性情,養成良好的班風。每週或不定期會在聯絡簿上附上一些親子教養文章,或提供一些好書的部分摘錄,做為和家長們觀念上的溝通,您可以撥空了解一下,做為教養孩子的參考。

親子教養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程,感謝家長們的付出,希望我們可以一塊努力,讓下一代能夠健康成長、快樂學習,活出自我的生命價值!

三年五班 導師詹貴蘭 敬上

班級成員

12

     nav_8_index_bhb

1、元均

6、竣愷

12、昱慶

2、宇喆

7、沅賀

13、程洋

3、皓全

8、品叡

14、丞均

4、唯邁

9、祐豪

 15、仟亦

5、允宸

10、楷澄

 16、妘恩

 17、姿予

22、芊茗

18、妤靖

23、筱沄

19、芷彤

24、俐雯

 

 20、季芯

25、育汝

 

21、芯綺

 

 

佳文共賞

11

nav_8_index_bhb自我控制力,左右孩子的未來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/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
我面前坐著一個令老師頭痛的大孩子,父母非常擔心他在學校的偏差行為,他卻事不關己似的把玩著桌上的物品。

一場諮商下來,我發現學校要求他限時改進的問題行為,卻成為他跟父母談判的籌碼,他像個訓練有素的談判專家,跟父母談條件:如果他在一個星期裡都能遵守學校要求的行為規範,就可以得到哪些東西。更令我訝異的是,父母如釋重負,馬上答應他的要求。

一個星期的中規中矩,馬上就能換得一個市面上炙手可熱的商品,父母也得到一個星期短暫的寬心,表面上看來是雙贏,實質上卻是延續一場沒有終止的惡性循環。

深談下來,我發現他們這種親子間權力拉鋸戰的源頭,可以追溯到嬰幼兒期,剛開始總是發源自愛到極點的「捨不得」,捨不得看孩子傷心淚流,捨不得讓他欲求不滿,捨不得看他捶胸頓足,捨不得讓他稍稍等候。孩子想要什麼,周遭寵愛他的家人就馬上滿足他的願望。

慢慢的,小小孩意識到自己才是操縱一家人運作的「一家之主」,只要有人敢不順從他的需求,他就大哭大鬧,撞牆,撞地,暫停呼吸,拉扯自己頭髮,衝向急駛 的車陣,利用這些令人膽戰心驚、心疼不捨的行為,來使不肯乖乖聽話的大人馬上就範。現在孩子年歲大一點,更是有意無意製造出令人困擾的問題行為,作為他滿 足欲望、操縱家人的手段。

腦內的自我控制

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差 異,在於人類在出生時腦子還沒有發展成熟,尤其是用來思考、策畫、紓解情緒、自我控制的前額葉,完全處在尚未開工運作的階段。因此,關心孩子的父母、親 友、老師有無限的機會,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來培育孩子,利用滴水穿石的耐心,一點一滴建構起孩子腦內的思考網路。

當小嬰兒兩個月大時,情緒腦子裡主宰原始生存本能,負責貯存情感和無意識記憶的「杏仁體」,就悄悄向腦內的思考行政中心「前額葉」伸出觸鬚,開始一生冗長的建設工程。

當嬰兒約八個月大時,在 腦磁波照影中,可以偵測到嬰兒的前額葉已開始發揮功能。因此,父母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嬰幼兒變得聰明好玩了,不僅懂得撒嬌,依賴生活中親密的家人,也知道防 衛不認識的人,有了陌生人焦慮;同時開始理解你跟他說的話,釐清哪些是父母認同的行為,也開始發展自我控制遵循規範的能力。

很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嬰兒期正是開始培育EQ、建構前額葉最好最簡易的起點,如果因為愛孩子而凡事順著他的要求,反而會讓孩子無法發展自我控制能力。

朝終極目標邁進

美國史丹福大學有個知名 的實驗,研究四歲大的孩子是否能克制自己想馬上吃棉花糖的衝動。有些孩子為了二十分鐘後可以多得一個棉花糖,而願意耐心等候。二十年後追蹤研究發現,在四 歲時禁不起誘惑馬上吃棉花糖的孩子,比起想辦法撐過二十分鐘等待時間的孩子,有比較高的輟學率,少年犯罪、吸毒、懷孕等狀況也比較多。關鍵在於是否願意為 長遠美好的目標,暫時擱置目前享樂的自我控制力。

教養孩子沒有奇蹟,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變成怎樣的人,就要從小朝預定目標邁進。因此,請你拿出紙筆,靜心的思考,寫下當孩子二十五歲或三十歲時,你希望他具備哪些美好的特質,當你確立了這個終極目標,就要認真檢驗你的教養模式,思考你培育孩子的方法能否達到終極目標。

諺博    *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6/04/13 家庭版

 

培養體恤的心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文/腦神經訓練師 王秀園

 

我經常觀察不同的父母與子女互動的情形,研究他們管教子女的方法。最近在臺灣觀察到一些奇異現象。

也許是近年來綁架詐騙集團 橫行,讓所有愛護子女的父母心驚膽戰,只要是時間精力稍稍允許的人家,就會親自接送或請司機接送孩子,不管負責接送的人是誰,他們貼心服務的精神,真可以 獲贈優良獎章。小孩幾乎什麼事也不必做,大人就會把書包、用具全都張羅好,「掛」到孩子身上,有些大人甚至幫孩子提所有的東西,讓孩子兩手空空,大搖大擺 的走進教室。

再來是大眾交通工具上看到 的奇異現象,記得以前小時候在學校裡學到生活規範是讓位給老弱婦孺,現代的生活規範好像改成了讓位給自家的孩子。常常在捷運公車上,看到一些大孩子一上車 馬上搶空位坐下來,迫不及待的玩著遊戲機,媽媽一手提著孩子雜七雜八的背包、文具,一手拉著車上的吊環,垮著一張累得蠟黃的臉,呆呆的守著孩子。

有時也會看到父母帶著孩子歡樂出遊,爸爸與進入青春期的兒子安穩的坐在坐椅上快樂的高談闊論,計畫著未來一整天的行程,嬌小的媽媽吃力的拉著吊環,彎著腰熱心的參與討論。

如果再用心觀察,就可以窺見一些陷入熱戀的年輕情侶,把車廂裡的雙人座當成自家客廳裡的情人座,緊密相擁,無視車廂內其他乘客的存在,更不在意白髮蒼蒼、行動不便的老伯伯和老婆婆在搖晃的車廂內努力的站穩腳步。

當我跟友人提到這些奇異現 象時,輪到他們笑我少見多怪了。有人告訴我:「有些父母為了疼愛孩子,自己只捨得買地攤貨,卻花大錢給孩子買名牌,就怕他們在同學間沒面子。在餐桌上自己 節儉的吃著隔餐剩菜,新鮮好吃的菜永遠放在孩子餐盤裡。有些父母連最簡單的家事也捨不得孩子做,他們的論點是覺得孩子長大後,有的是辛苦的日子等著他們 哪!只要父母有辦法,就讓孩子多享點福吧!」

體恤需要學習

聽完了友人的「簡報」後,我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年輕人在刷爆信用卡、現金卡之後,認為父母償還他們的卡債是天經地義的事。

很多父母以為,愛是對等交流的,他們愛孩子的心有多少,孩子就能夠體會,而且會以同樣的心情來對待、體恤父母。

我們曾經讀過人類腦內有十兆個神經元,它們沒有獨立自主的智慧來明辨是非善惡,腦內的思考網路是由後天的教養一點一滴的架構起來的,那麼,為什麼父母用無窮無盡的愛來灌溉、滋潤孩子腦內的思考網路,孩子卻不一定會用同樣的心情來體恤父母呢?

最重要的關鍵是父母必須用身教、言教來引導孩子,學習去感受別人的心情,在生活中為人設身處地著想。父母可以帶孩子做義工,藉由奉獻心力的過程,學習體恤需要幫助的人,建立孩子「感同身受」的思考網路。

平常在家,也可以營造情 境,讓孩子學習付出、關懷,例如,訂定每週一次的「爸爸日」、「媽媽日」,或「爺爺奶奶日」,請孩子在這一天觀察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的需求,並且為他們做 一件特殊的事,讓孩子知道,不是只有自己有各種需求,別人也會有需求,只是通常大人會儘量滿足孩子,很少要求孩子相對付出,因此,孩子也必須學習關懷他 人,滿足他人的需求。

 

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無條件的付出,沒有教導孩子將心比心的學習,孩子腦內接收到的訊息是:別人對我的付出、關愛是理所當然的,滿足我的欲望是應該的。腦中建立的認知是完全的自我中心。因此,愛孩子別忘了培養他有一顆體恤別人的心。

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4/11/03 家庭版

 

訓練孩子做家事 愉快至上    文/丁凡

 

我覺得,不論種族年紀,人 心人性大抵上都是一樣的。我們每做一件事,如果知道會有甜頭、有回饋,可以因此得到獎賞與肯定,就會比較願意做。一旦有過成功的正面經驗之後,這件事情和 美好的回憶連在一起,下次就會更願意做了;相反的,如果我們對於這件事有負面的回憶,每次想到一件事,就意興闌珊,當然不會情願做了。

如果希望孩子肯做事,就不能為了孩子不做事而嘮叨、抱怨、挑剔、責罵他,讓他一想到收拾房間就聯想起自己挨罵的經驗,打從潛意識裡就抗拒;而應該設法讓他覺得做事之後會有好事情發生,也就是給孩子「正增強」。

通常,一般的父母會用到的 正增強方法不外乎實質獎勵,像是給零用錢,買玩具,允許看電視、打電玩的時間等。我自己覺得用物質給孩子正增強的效果其實是有限的。現代的孩子,尤其是都 會裡的孩子,看的、玩的、擁有的都太多了,貼紙、鉛筆這些小東西早已經吸引不了他們,但是都給值錢的禮物似乎也不是辦法。況且,我們也不希望孩子養成討價 還價的習慣,或是認為自己做點家務事就應該得到物質報酬。

我自己其實也不喜歡做家務事,於是發展出一些幫助自己的技巧。例如,我會放上一張CD,告訴自己說,不管收拾了多少、屋子收完了沒有,等到音樂結束的時候,我今天的家務工作就結束了。只要想到「苦難有盡時」就比較甘願,也比較專注。一邊做事,一邊有音樂聽,精神為之一振,結果比平常有效率多了,一個鐘頭裡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。

有時候,我會準備一些自己喜歡的點心,跟自己說,做完這件事就可以吃點心;或是想好要去看電影,但是要求自己做完某件事才可以去看電影。

至於要求孩子收拾屋子,我發現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請同學來家裡玩,他們就非常願意動手收拾了;或是提議一起做點手工藝、烘焙等有趣的活動,但是表示「我們需要先把廚房收拾乾淨,才能開始做東西」。為了做更好玩的事情,無聊的事也變得可以忍受了。

孩子小時候,放玩具、衣服、文具的抽屜可以用圖畫貼在外頭提醒他,讓他知道什麼東西要放在哪裡。大一點的時候,可以用注音符號或國字標示出來,還可以順便學認字。

家長也可以在週末設定一個全家大小一起收拾屋子的時間,如果每個人都參與,讓它變成一個嘉年華會似的「特別活動」,活動結束後又有點心可吃,相信會是很愉快的家庭親子時間。

孩子小時候,其實都很喜歡 幫大人做事情,似乎把「做事情」看成遊戲似的熱中,可是那時候他們的動作慢,能力有限,常常是在幫倒忙,於是大人往往因為缺乏耐性,或是為了效率和安全, 而制止孩子天真的嘗試。等到大人認為孩子年紀夠大了,應該開始幫忙了,孩子卻已經失去興趣了。所以,一開始的時候不要怕麻煩,從小就要鼓勵孩子嘗試。不管 成敗,對他們的嘗試都要給予高度肯定,並且表示感激,不要把他們的努力視為理所當然。這樣一來,孩子自然會願意做事情了。愉快是合作的不二法門

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6/01/09 家庭版

 

培養霸凌免疫力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/李雙

 

孩子們的世界總是被描繪成天真無邪、純真可愛,可是正因為孩子們不假修飾,他們直接率性的語言,有時卻是非常粗暴殘忍的。

「你這麼胖,好像豬八戒!」

「你門牙都長歪了,看起來好噁心!」

即使是出於無心,沒有惡意,這樣的話語也是非常傷人的。更何況不可否認的,每個學校和班級中,都不免存在著一些經常故意口出惡言,以撩撥欺負同學為樂的孩子。

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最新調查顯示,有半數以上的中小學生,在學校經常遭到同儕「言語上的攻擊或騷擾」。這其實是個老問題,長久以來便存在校 園和團體當中,雖然這一類俗稱為「霸凌」的事件多數並不會演變成為肢體衝突,但是言語上的欺凌攻擊或是集體的排斥訕笑,看似不留痕跡,未在身體上造成傷 害,實際上對孩子的心靈及情緒卻有很大的影響。

教育心理學家寇曼認為,校園中的「言語霸凌」普遍而難以根絕,爸媽如果想要幫助孩子免受其害,首先要強化孩子的自信,讓他知道「他人信口說些什麼」並不值得過於在意,更不代表那些內容就是事實,重要的是「我自己認為如何」。

寇曼指出,孩子們嘲弄騷擾同學,是因為覺得這樣做樂趣無窮,他們發現粗暴的言詞可以發出強大的力量,用來掌控操弄同學的情緒:只消三言兩語,「你是醜八怪」、「你的髮型真是蠢爆了」,就能讓對方沮喪、憤怒,或是痛不欲生。

這些專門找麻煩欺負人的孩子,並不一定長得比較高大或強壯,也不一定是男生或女生,只不過男生習於用辱罵、推擠的方式欺負人;女生卻擅長諷刺,以及施展「人際關係上的攻擊」──組成派系黨同伐異,排擠或放逐看不順眼的同學。

無論如何,寇曼認為,霸凌之所以存在,是因為加害的一方在尋求權力,享受輕易操控他人情緒所帶來的快感。

如果孩子經常在校遭到同學欺侮嘲弄,務必讓他知道,對於粗暴言辭的明顯沮喪和激動情緒反應,只會讓他繼續成為受害者。儘量保持冷靜,不要有強烈 的回應,才不致讓口出惡言的人得逞。如果聽的人不當回事兒,幾次之後,欺負人的孩子便會覺得索然無味,因為說什麼都達不到預期的折磨和傷害效果。

對惡質的批評謾罵無動於衷,連多數成年人都做不到,何況是孩子?專家們也承認這並不容易,但是絕對值得往這方向努力。倘若有必要,家長不妨陪著孩子一同模擬演練,就當它是演戲,即使假裝也要裝出毫不在意的樣子,因為唯有如此,才能有效對付惱人的言語霸凌。

 

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5/12/15 家庭版

老師的期待

9
導師對幹部期許:

   幹部是班級自治的重要一環,被管理者也必須學習如何和幹部配合,在班級秩序和校園遊戲安全方面共同的維護,保障每個人在校的受教權,平安快樂的渡過每一天!

 

幹部選拔的原則:
 

1、能力適當且具有服務熱忱

2、公平的對待同學,善盡職責

3、有責任心、不可以貪玩誤事

4、了解學校環境及各處室功能

5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

幹部十大守則,請以身作則、確實遵守
 

1、態度有禮,不驕傲

2、做事穩重,說話不急躁

3、在班上人緣佳,行為做得正

4、懂得讚美或肯定他人優點

5、個性開朗、常帶笑臉

6、不苛求他人,先要求自己以身作則

7、平常熱心服務,願意幫助同學

8、不佔他人便宜,不愛計較

9、腦筋靈活,勇於任事

10、關心班級環境或同學間互動,愛護團體

若有違反,即做職務的調整或更換,把服務的機會留給有意願且有能力的同學

 

功課表

1
節次 時間
1 08:45-9:25
2 09:35-10:15
3 10:30-11:10
4 11:20-12:00
5 13:10-13:50
6 14:00-14:40  
7 14:50-15:30